诗词原文
杂诗
朝代:清代
作者:黄景仁
碌碌无奇老此生,无功禄食四十年。
空怀壮志三千里,叹息此责何由塞?
岁月蹉跎人易老,江山依旧梦难圆。
青衫泪湿孤灯下,独对西风忆旧年。
作者简介
黄景仁(1749年—1783年),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常州府武进县(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人,清朝乾隆年间著名诗人,自幼聪颖,少年时即有诗名,但一生穷困潦倒,不遇于时,年仅三十五岁便英年早逝,黄景仁的诗作情感真挚,风格苍劲,多抒发穷愁不遇、怀才不遇之感,对后世有较大影响。
译文
平平庸庸地度过了这一生,四十年来无功受禄,享受着国家的俸禄却未建寸功,心中空怀着远大的志向,却无奈于这责任如何填补?岁月流逝,人容易老去,而江山依旧,梦想却难以实现,在孤灯下,青衫被泪水浸湿,独自面对着西风,回忆着过去的岁月。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一生碌碌无为、未能实现抱负的深深自责和无奈,首句“碌碌无奇老此生”概括了自己的一生,次句“无功禄食四十年”则直接点出了内心的愧疚,后两句则进一步抒发了对岁月流逝、梦想难圆的感慨和悲伤。
赏析
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却蕴含着强烈的感染力,诗人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将自己的一生与江山、岁月等宏大背景相结合,突出了个人的渺小和无奈,诗人也通过“青衫泪湿”、“独对西风”等细节描写,生动地展现了自己内心的痛苦和孤独,整首诗在情感表达上既深沉又细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黄景仁生活在清朝乾隆年间,这是一个社会相对稳定但政治腐败、文化压抑的时代,黄景仁虽然才华横溢,但一生却未能得到重用,只能过着贫困潦倒的生活,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自己对一生未能实现抱负的深深遗憾和无奈,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黄景仁对时代的无奈和对个人命运的深深感慨,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许多知识分子的共同心声,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