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继志吟
唐·李商隐
敬王事业知谁继,准易工夫故不疏。
夜雨灯前情未尽,秋风枕上梦难除。
江山有待才人出,岁月无情白发疏。
莫道前贤今已逝,千秋万代有遗书。
(注:此诗为虚构之作,旨在满足题目要求,李商隐实际作品中并无此诗。)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他生活在晚唐国力衰微、朋党斗争激烈的时期,一生郁郁不得志,但诗歌成就颇高,尤其擅长爱情诗和无题诗,其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
译文
敬王(此处泛指古代贤明的君主)所开创的伟大事业,如今又有谁能继承呢?想要达到精准无误的境界,自然需要下足功夫,因此不能疏忽大意,夜雨淅沥,灯前思绪万千,情感难以言尽;秋风萧瑟,枕上辗转反侧,梦境难以消除,江山依旧,等待着有才之人去施展抱负;岁月无情,催白了英雄豪杰的鬓发,不要说前贤已经逝去,他们留下的著作和精神,将千秋万代地激励着后人。
释义
本诗通过表达对古代贤明君主事业的怀念和对才人辈出的期望,展现了诗人对时代变迁、人才辈出的感慨,首联提出疑问,表达对敬王事业的继承者的关注;颔联通过夜雨灯前和秋风枕上的情景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颈联则通过江山与岁月的对比,强调了人才的重要性;尾联则表达了对前贤遗泽的敬仰和传承的期望。
赏析
本诗构思巧妙,情感真挚,语言优美,诗人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时代变迁的感慨和对人才辈出的期望,诗人也通过自身的经历和感受,表达了对前贤的敬仰和对传承的渴望,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和比喻,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情感更加丰富。
创作背景
(由于此诗为虚构之作,以下创作背景为假设性描述)
李商隐生活在晚唐时期,这是一个国力衰微、朋党斗争激烈的时期,诗人自身也经历了仕途的坎坷和人生的挫折,对时代变迁和人才辈出的感慨尤为深刻,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创作了这首诗,表达了对古代贤明君主事业的怀念和对才人辈出的期望,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前贤的敬仰和对传承的渴望,希望后人能够继承前贤的遗志和精神,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