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谨和圣制中和节赐百官宴集因示所怀
唐·王涯
阳气初升土脉苏,
东郊迎气日舒徐。
吾闻阴阳有常数,
非时动静皆为菑。
皇恩只合朝朝在,
宸翰常教夜夜书。
一日万机何足道,
此身还与世为疏。
作者及朝代
作者:王涯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王涯,字广津,唐代文学家、政治家,太原人,他自幼聪颖好学,博涉经史,文采飞扬,在唐德宗贞元年间进士及第,后历任多职,曾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等职,王涯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五言律诗和绝句,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后因卷入政治斗争而被贬谪,最终遭遇不幸。
译文
阳气初升,大地回暖,土壤开始苏醒;在东郊迎接春天的气息,日子变得舒缓而悠长,我听说阴阳变化有其固定的规律,不合时宜的行动都会带来灾祸,皇上的恩泽应当如日中天,每日都在;皇上的御笔批示也常让我夜夜书写,一天之中处理上万件国家大事又算得了什么,我这身体与世俗已经越来越疏远了。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引出对阴阳规律的思考,进而表达对皇恩浩荡的感激和对朝政繁忙的感慨,诗中“阳气初升”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万物的复苏,“东郊迎气”则是对春天的一种仪式性迎接,诗人通过“吾闻阴阳有常数,非时动静皆为菑”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敬畏和对不合时宜行为的警示,诗人以“一日万机何足道,此身还与世为疏”表达了对朝政繁忙的淡然态度和对个人与世俗疏离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在描绘春天景象的同时,巧妙地融入了诗人对阴阳规律的思考和对朝政的感慨,诗中“阳气初升”与“东郊迎气”的描绘,既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又体现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敬畏,而“吾闻阴阳有常数,非时动静皆为菑”则是对自然规律的深刻认识,也是对人们行为的警示,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朝政繁忙的淡然态度和对个人与世俗疏离的感慨,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的情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王涯在担任朝中官职期间所作,当时,他身处朝廷中枢,每日忙于处理国家大事,在繁忙的朝政之余,他依然保持着对自然规律的敬畏和对个人情感的关注,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而成的,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和表达对阴阳规律的思考,诗人既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又表达了对朝政繁忙的感慨和对个人与世俗疏离的淡然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