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立春偶成
宋·张栻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坚冰积雪一朝尽,风摇天边斗柄回。
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
作者及朝代
作者:张栻(1133年—1180年)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张栻,字敬夫,号南轩,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与朱熹、吕祖谦齐名,时称“东南三贤”,他曾任岳麓书院的主教,致力于理学研究与教育,对后世影响深远,张栻的学问广博,思想深邃,其理学思想对后世理学的发展有着重要贡献。
译文
时节变换,年终之际冰霜渐渐减少,春天的脚步悄然而至,草木最先感知,坚固的冰块和厚厚的积雪在一夜之间消融殆尽,春风摇曳,天边北斗的斗柄也悄然回转,眼前顿时充满了勃勃生机,东风吹来,水面泛起层层波纹,绿意盎然,参差不齐。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立春时节自然界的微妙变化,通过冰霜的消融、草木的感知、斗柄的回转等细节,展现了春天的到来和自然界的复苏,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到了春天的第一缕气息,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力量的赞美。
赏析
这首诗以立春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界的细微变化,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首句“律回岁晚冰霜少”点明了时节变换,冰霜减少,预示着春天的到来,次句“春到人间草木知”则通过草木的感知,进一步强调了春天的到来,接下来的两句“坚冰积雪一朝尽,风摇天边斗柄回”则通过坚冰积雪的消融和斗柄的回转,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到来给自然界带来的巨大变化,最后两句“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则以诗人的直观感受,展现了春天的生机盎然和美好景象,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赞美。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栻在立春时节所作,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自然界的敏锐观察,当时,南宋社会动荡不安,但诗人并未因此消沉,而是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力量的赞美和对未来的希望,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文学才华,更体现了他的理学思想和人生哲学,在理学思想的影响下,诗人注重观察自然、感悟自然,通过自然界的微妙变化来领悟人生的真谛和宇宙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