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共知云偶出,千年谁识鹤重归。出自哪首诗?

风云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归鹤吟

唐·刘沧

一片共知云偶出,千年谁识鹤重归。

空山寂寂人无语,落日曈曈鸟自飞。

寒水带冰流不尽,白云随雨湿还微。

高风此去无多日,沧海东头望翠微。

作者及朝代

作者:刘沧,唐代诗人。

朝代:唐

作者简介

刘沧,生卒年不详,唐代晚期诗人,字蕴灵,鲁人(今山东境内),大中八年(854)进士第,调华原尉,迁龙门令,诗一卷,他的诗作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常描绘山水田园之景,抒发个人情感与哲思。

译文

一片云彩大家都知道它偶然飘出,但千年之后,谁又能认出那只重新归来的仙鹤呢?空旷的山林中寂静无声,人们默默无语,夕阳余晖下,鸟儿自由飞翔,寒冷的溪水中带着未融尽的冰块,潺潺流淌;白云随着细雨变得湿润而略显暗淡,高风送我远行,此去不会太久,我将在东海之畔遥望那青翠的山峦。

释义

此诗通过“云偶出”与“鹤重归”的对比,表达了世事变迁、物是人非的感慨,诗人以自然景象寓言人生,空山的寂静、落日的余晖、寒水带冰、白云随雨,共同营造了一种淡泊宁静而又略带哀愁的氛围,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许与对远方的向往。

赏析

1、意象丰富:诗中运用了云、鹤、空山、落日、寒水、白云等多个自然意象,构建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富有诗意和画面感。

2、情感深沉:通过“千年谁识鹤重归”的设问,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对未来归宿的思索,情感深沉而复杂。

3、哲理深刻:全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探讨,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4、语言优美:刘沧的诗歌语言清新自然,用词精炼,如“空山寂寂”、“落日曈曈”,既描绘了景象,又传达了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作于刘沧仕途不顺或人生转折之际,面对仕途的坎坷和人生的无常,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寓言自己的人生经历,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对未来的憧憬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在唐代晚期,社会动荡不安,文人墨客常通过诗歌抒发个人情感与哲思,刘沧的《归鹤吟》正是这一背景下的产物。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