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尽红尘闭是非,舍傍好在旧苔矶。出自哪首诗?

小星6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居

宋·释绍嵩

扫尽红尘闭是非,舍傍好在旧苔矶。

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窗一梦归。

作者简介

释绍嵩,宋代僧人、诗人,生卒年不详,他活动于南宋时期,以诗文名世,尤其擅长山水田园题材的诗歌创作,风格清新自然,多抒发隐逸之情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其作品在当时及后世均有一定影响,但具体生平事迹记载不多,多见于各类诗集和文献的零星记载中。

译文

扫去了尘世的喧嚣与纷扰,关闭了是非之门,

屋舍旁边,那旧时的长满青苔的石矶依旧美好。

清风明月自由自在地吹拂照耀,无人管辖,

它们伴随着我,一同在南窗下进入梦乡。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远离尘嚣、归隐山林的生活状态,首句“扫尽红尘闭是非”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摒弃和隔绝;次句“舍傍好在旧苔矶”则通过描绘屋舍旁的旧苔矶,展现了诗人生活环境的清幽与古朴;后两句“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窗一梦归”进一步强调了自然景物的自在无拘,以及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宁静心境。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清新脱俗的山居图景,诗人通过“扫尽红尘”、“闭是非”等词语,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通过“旧苔矶”、“清风明月”等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富有哲理意味,体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厚的文学功底。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情感密切相关,作为一位僧人,释绍嵩长期生活在寺庙之中,对佛教的清净无为思想有着深刻的理解和体悟,他也可能经历了世俗社会的纷扰和喧嚣,对红尘生活产生了厌倦之情,他选择归隐山林,过上了与世无争的宁静生活,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生活状态下,对内心感受的抒发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通过诗歌的创作,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宁静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同时也向读者传递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