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齿元知不更全,漂浮杌桱已三年。上一句是什么?

小编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病齿

唐·白居易

病齿元知不更全,漂浮杌桱已三年。

半生勤苦今何有,两鬓苍苍十指寒。

作者简介

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逝于唐武宗会昌六年(846年),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被誉为“诗魔”和“诗王”,他的作品深刻反映了社会现实,尤其是民生疾苦,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病牙早已知道无法再恢复完好,像漂浮在水上的朽木一样,已经三年了,半生勤勤恳恳地劳作,如今得到了什么呢?只是两鬓斑白,十指因劳作而寒冷。

释义

“病齿元知不更全”表达了诗人对病牙无法治愈的无奈与接受;“漂浮杌桱已三年”用朽木漂浮的比喻,形容自己病弱无力的状态已持续三年之久。“半生勤苦今何有”反映了诗人对自己一生辛劳却无所成的感慨;“两鬓苍苍十指寒”则描绘了诗人年迈体衰、生活艰辛的现状。

赏析

这首诗以病齿为切入点,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辛劳无果的深刻感慨,首句直接点题,病齿无法治愈,象征着人生的某些遗憾和无奈,次句用朽木漂浮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病弱无力的状态,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后两句则进一步升华主题,通过对自己半生辛劳却无所成的反思,以及对年迈体衰、生活艰辛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洞察和无奈接受,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白居易晚年时期,此时的白居易已经历了仕途的起伏和人生的沧桑,对人生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感悟,病齿作为他晚年生活中的一个具体细节,成为了他抒发人生感慨的切入点,通过这首诗,白居易表达了自己对人生无常、辛劳无果的深刻认识,以及对年迈体衰、生活艰辛的无奈接受,这首诗也反映了白居易晚年时期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洞察和豁达态度。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