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林虫镂无全叶,新雁风惊有断行。的解释

小编86个月前

诗词原文

秋行

宋·范成大

戛戛秋蝉响似筝,听蝉闲停柳边行。

横林虫镂无全叶,新雁风惊有断行。

落日无人松径冷,鬼灯如漆点茅堂。

乱山高处无行路,谁识孤云独去郎。

作者及朝代

作者:范成大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官员,他早年仕途坎坷,后曾任地方官,政绩显著,晚年退居石湖,致力于文学创作,范成大的诗作题材广泛,风格清新自然,尤其擅长田园诗,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并称“南宋四大家”。

译文

秋蝉的叫声像古筝一样清脆响亮,我听着蝉声悠闲地在柳树边行走,树林中的虫子把树叶咬得千疮百孔,没有一片是完整的;新飞来的大雁被秋风吹得队形散乱,时断时续,夕阳西下,松林小径上寂静无人,显得格外冷清;茅屋前的鬼火像黑色的油漆一样闪烁,在这杂乱的群山高处,道路难寻,又有谁能理解我这个独自离去的孤云游子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傍晚的乡村景象,通过秋蝉、虫镂的树叶、新雁、落日、松径、鬼灯等元素,营造出一种孤寂、凄凉的氛围,诗人以“孤云独去郎”自喻,表达了自己在仕途上的孤独与无奈。

赏析

这首诗在描写自然景物的同时,也融入了诗人深沉的情感,首联以秋蝉的鸣叫开篇,既点明了季节,又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颔联通过“横林虫镂无全叶”和“新雁风惊有断行”两句,生动地描绘了秋天树叶被虫咬和雁阵被风吹散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秋日的萧瑟,颈联则通过落日、松径、鬼灯等意象,营造出一种阴森、冷清的氛围,与诗人的孤独心境相呼应,尾联以“孤云独去郎”作结,既是对前文情感的升华,也是对诗人自身处境的深刻写照。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范成大仕途不顺、心情抑郁的时期,他通过描绘秋日傍晚的乡村景象,表达了自己在仕途上的孤独与无奈,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在南宋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下,这首诗无疑也反映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未来的迷茫。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