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题李凝幽居
唐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三径从来半草莱,席门那为故人开。
作者及朝代
作者:贾岛(779年-843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贾岛,字浪仙,唐代著名的苦吟派诗人,他一生仕途坎坷,曾做过和尚,法号无本,贾岛的诗歌以五言律诗见长,风格清奇僻苦,注重字句锤炼,对后世有一定影响,他的“推敲”故事更是流传千古,成为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
译文
这条小路上草木丛生,很少有人往来,只有一条杂草遮掩的小路通向荒芜的小园,鸟儿歇宿在池边的树上,僧人正敲着月下寺门,走过桥去看见原野迷人的景色,云脚在飘动山石也好像在移动,院子里的小路长满了荒草,柴门紧锁着,哪里是为迎接老朋友而开的呢?
释义
三径:古代隐士住处的代称,这里指李凝的住处。
草莱:杂草丛生,形容荒凉。
席门:用草席做的门,形容家境贫寒。
那为:哪里是为了。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李凝幽居的荒凉景象,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深切怀念,首联“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直接点出李凝居所的幽静与荒凉;颔联“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以动衬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颈联“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进一步描绘了隐居环境的自然之美;尾联“三径从来半草莱,席门那为故人开”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友人隐居生活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贾岛在创作这首诗时,正值他仕途不顺、生活困顿之际,他深感世俗的喧嚣与浮躁,渴望寻求一种超脱尘世的生活方式,他拜访了友人李凝的幽居,被那里的宁静与荒凉所深深吸引,从而触发了创作灵感,这首诗不仅是对李凝隐居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贾岛内心世界的真实反映,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贾岛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领略到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学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