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咏鹅儿酒
唐·李群玉
百钱不办旗亭醉,空爱鹅儿似酒黄。
巧似宜城九酝醪,香如京口百花香。
琼浆玉液胜瑶酒,凤髓龙肝美可尝。
若得此中三昧足,何须辛苦问觥筹。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群玉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群玉,唐代著名诗人,字文山,澧州(今湖南澧县)人,早年曾游历四方,后隐居沅陵石门山,以诗酒自娱,他的诗作风格清新自然,擅长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是唐代文坛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李群玉的诗才横溢,但仕途不顺,一生未得显达,晚年更是贫困潦倒,但其诗作却流传千古,为后人所敬仰。
译文
带着一百钱却无法在酒肆中畅饮至醉,只能空自喜爱那鹅儿酒色泽金黄如同佳酿,它的味道巧妙得就像宜城九酝的美酒,香气扑鼻如同京口百花之香,琼浆玉液般的鹅儿酒胜过天上的瑶酒,其美味如同凤髓龙肝一般令人向往,如果能在这美酒中品味到人生的三昧真谛,又何必辛苦地去计较酒桌上的觥筹交错呢?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对鹅儿酒的喜爱,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诗中“百钱不办旗亭醉”一句,反映了诗人虽囊中羞涩,但仍对美酒有着浓厚的兴趣;“空爱鹅儿似酒黄”则表达了对鹅儿酒色泽和品质的赞美,后几句则进一步描绘了鹅儿酒的美妙口感和香气,以及诗人对人生真谛的领悟。
赏析
这首诗以鹅儿酒为题材,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酒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夸张手法,如“巧似宜城九酝醪,香如京口百花香”,将鹅儿酒的美味和香气描绘得淋漓尽致,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人生真谛的追求,体现了其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的个人经历有关,李群玉一生未得显达,晚年更是贫困潦倒,但他却始终保持着一颗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的心,在这首诗中,他通过对鹅儿酒的赞美和对人生真谛的领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这种情感在诗人的其他作品中也有所体现,如他的《沅陵悟竹》等诗作,都展现了他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