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杂感
朝代:宋代
作者:释绍嵩
古寺深藏万木间,
老僧西逝新成塔。
溪流不尽山云起,
旧守东归正掩关。
作者简介
释绍嵩,宋代僧人、诗人,生卒年不详,他生活在南宋时期,以诗文闻名于世,尤其擅长描绘山林隐逸生活和寺庙风光,其作品多反映僧侣生活的宁静淡泊,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释绍嵩的诗风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深受后世文人墨客的喜爱。
译文
古老的寺庙隐藏在茂密的树林之中,
老和尚去世后,新建成了一座宝塔。
溪流潺潺不断,山间云雾缭绕升起,
曾经的地方官向东归去,此刻正紧闭山门。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山林寺庙景象,以及与之相关的两个人物——老僧和旧守,首句“古寺深藏万木间”点明了寺庙的幽静位置;次句“老僧西逝新成塔”则表达了老僧去世后被建塔纪念的哀思;第三句“溪流不尽山云起”以自然景色映衬寺庙的清幽;末句“旧守东归正掩关”则暗示了旧守归隐山林,关闭山门的决定。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山林寺庙的幽静景象,以及老僧和旧守的人生轨迹,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诗中“古寺”、“万木”、“溪流”、“山云”等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幅宁静致远的山林画卷,而“老僧西逝新成塔”和“旧守东归正掩关”则赋予了这幅画卷以深刻的人生哲理,诗人通过对比老僧的去世和旧守的归隐,表达了对生命无常和人生选择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释绍嵩隐居山林期间,他对寺庙生活和自然美景有着深厚的感情和独到的见解,通过描绘老僧和旧守的故事,诗人不仅表达了对他们的怀念和敬仰,也借此抒发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在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诗人选择隐居山林,以诗文为伴,寻求内心的宁静和超脱,这首诗正是他这种生活态度和人生哲学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