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将进酒
唐·杜甫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其中涉及关键词的句子(非原句直接出现,但意境相符):
虽未直接提及“鬓毛无色心犹壮,藉草悲歌对酒尊”,但诗中“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及整体豪放不羁、借酒消愁的意境,与“鬓毛无色心犹壮”的壮志未酬、年华老去的情感相呼应;“会须一饮三百杯”等句则与“藉草悲歌对酒尊”的豪放饮酒场景相似。
作者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整首诗译文较长,这里仅简述涉及关键词意境的部分)
你看那黄河之水从天上奔腾而来,一去不复返,流向大海;你看那明镜中的头发,早上还是青丝,晚上就变成了白雪,人生得意之时就应当纵情欢乐,不要让这金杯无酒空对明月,即使鬓发斑白,心中豪情依旧不减,我们依然可以藉草悲歌,对酒当歌。
释义
“鬓毛无色心犹壮”表达的是虽然年华老去,鬓发已白,但内心的壮志和豪情并未减退;“藉草悲歌对酒尊”则描绘了诗人借酒消愁,在草地上悲歌痛饮的场景,展现了诗人豪放不羁、不拘小节的性格。
赏析
这首诗以豪放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面对挫折和困境时依然保持的乐观和豪情,诗中通过对比黄河之水的奔腾不息和人生岁月的匆匆流逝,强调了人生的短暂和珍贵,诗人也通过借酒消愁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气势磅礴,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大约作于天宝十一年(752年),此时杜甫正值仕途失意,生活困顿之际,他深感人生无常,世事难料,于是借酒消愁,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将进酒》,诗中既有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也有对壮志未酬的悲愤,更有对未来的期待和憧憬,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杜甫那种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注:由于“鬓毛无色心犹壮,藉草悲歌对酒尊”并非杜甫《将进酒》中的原句,而是根据诗意提炼出的意境描述,因此在解析时结合了诗中相关内容进行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