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舆避暑云门寺,应过幽居听水声。下一句是什么?

生辉66个月前

这首古诗出自唐代诗人贾岛的《送僧归云门》,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

原文

《送僧归云门》

唐·贾岛

越鸟啼处彩云开,

兰若幽幽钟磬回。

林间暖酒烧红叶,

石上题诗扫绿苔。

半卷疏帘观野鹤,

一开清幌拂尘埃。

篮舆避暑云门寺,

应过幽居听水声。

作者简介

贾岛(779年-843年),字浪仙,人称“贾浪仙”,唐代诗人,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后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其才华,后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贾岛被贬长江县主簿,唐武宗会昌三年(843年)四月十一日,在普州安岳县(今四川省安岳县)去世。

译文

越地的鸟儿啼叫时,彩云随之散开,兰若寺(云门寺)幽静深远,钟声磬音回荡,在林间用红叶烧酒取暖,在石上题诗时先扫去绿苔,卷起半幅窗帘观看野鹤飞翔,推开窗户拂去室内的尘埃,你乘着竹轿避暑前往云门寺,途中应该会经过我的幽居,听到那里的水声。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云门寺及其周边环境的幽静美丽,以及诗人对友人的送别之情,诗中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如越鸟啼叫、彩云飘散、钟声回荡、红叶烧酒、石上题诗等,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宁静致远的氛围,通过“篮舆避暑云门寺,应过幽居听水声”等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切和期待。

赏析

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但并未直接抒发离愁别绪,而是通过描绘云门寺及其周边环境的幽静美丽,以及诗人对友人的关切和期待,间接地表达了送别之情,诗中自然景物的描写生动细腻,富有画面感,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诗人通过“篮舆避暑云门寺,应过幽居听水声”等句,巧妙地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自然景物之中,使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贾岛送别一位友人前往云门寺时所作,云门寺位于今浙江省绍兴市境内,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寺庙,贾岛在送别友人时,被云门寺及其周边环境的幽静美丽所吸引,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歌,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贾岛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士大夫追求超脱尘世、宁静致远的生活理想。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