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颂古五十五首·其一
宋·释绍嵩
万法归宗不二门,
何须向外苦求恩。
夜来一笑寒灯下,
始是金丹换骨时。
作者简介
释绍嵩,宋代僧人、诗人,生卒年不详,他活跃于南宋时期,以诗文闻名于世,尤其擅长禅理诗的创作,释绍嵩的作品多反映佛教思想,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对后世禅宗文学有一定影响。
译文
万种法门都归于那唯一的真理之门,
何必向外苦苦寻求恩典与救赎。
夜晚在寒冷的灯光下会心一笑,
这才是心灵觉醒、脱胎换骨的时刻。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佛教中关于“万法归一”和“内求”的思想,首句“万法归宗不二门”指出所有法门都源于同一真理,无需向外寻求,次句“何须向外苦求恩”进一步强调内求的重要性,反对向外寻求救赎,后两句“夜来一笑寒灯下,始是金丹换骨时”则通过具体的场景描绘,表现了修行者在内求过程中达到心灵觉醒、脱胎换骨的境界。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场景,传达了深刻的佛教思想,首句“万法归宗不二门”直接点出主题,为全诗奠定了基调,次句“何须向外苦求恩”则是对主题的进一步阐释,强调了内求的重要性,后两句通过“夜来一笑寒灯下”的生动描绘,展现了修行者在内求过程中达到的心灵觉醒状态,而“始是金丹换骨时”则是对这种状态的深刻总结,表达了修行者脱胎换骨、重获新生的喜悦。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意境深远而引人入胜,通过具体的场景描绘和生动的情感表达,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佛教思想的魅力所在。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释绍嵩的修行经历有关,作为一位僧人,释绍嵩在修行过程中深刻体会到了内求的重要性,以及通过内求达到心灵觉醒、脱胎换骨的喜悦,他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修行感悟和佛教思想,这首诗也反映了南宋时期禅宗文学的特点和风格,对后世禅宗文学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