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窗换纸明初日,南圃移花及小春。的释义

风云76个月前

诗词原文

春日杂兴

明 · 高启

东窗换纸明初日,南圃移花及小春。

燕去燕来还旧垒,人忙人懒度新辰。

数枝新柳当门绿,一树残桃映户新。

尽有风光供醉眼,只愁无酒对花神。

作者及朝代

作者:高启

朝代:明代

作者简介

高启(1336年-1374年),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高启才华高逸,学问渊博,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对明初诗歌革新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高启的诗风清新俊逸,擅长七言歌行,兼工各种体裁,尤其长于写景抒情,因写《上梁文》被朱元璋猜忌,后被腰斩于南京,年仅三十八岁。

译文

东窗换上了新纸,初升的太阳照亮了房间;在南边的园圃里,我趁着小春时节移栽了花卉,燕子飞去飞来,依旧回到旧时的巢穴;人们或忙碌或慵懒,迎来了新的时光,门前几枝新柳翠绿欲滴,一户人家旁,一棵残桃树上花朵映衬着新绿,眼前尽是美好的风光供我醉眼欣赏,只愁没有美酒来酬谢花神。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春日里的生活片段,通过换窗纸、移花、观燕、赏柳桃等细节,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活的闲适态度。

赏析

高启的这首《春日杂兴》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生活的闲适与美好,首联“东窗换纸明初日,南圃移花及小春”直接点题,通过换窗纸和移花两个动作,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活细节的关注,颔联“燕去燕来还旧垒,人忙人懒度新辰”则通过燕子的归来和人的忙碌与慵懒,对比出自然界的恒常与人生的多变,颈联“数枝新柳当门绿,一树残桃映户新”以新柳和残桃为意象,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尾联“尽有风光供醉眼,只愁无酒对花神”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风光的陶醉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忧愁,即无酒以对花神的遗憾。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高启仕途不顺、隐居乡间之时,高启一生才华横溢,但仕途坎坷,多次因诗文获罪,在隐居期间,他得以亲近自然,感受生活的美好,同时也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体悟,这首《春日杂兴》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而成的,它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闲适态度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