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知圣德齐尧舜,溯阙争倾万国心。的释义

生辉76个月前

诗词原文

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

唐·徐坚

荒裔一戎臣,凭轩泣鬼神。

鹰鹯同放逐,鹓鹭忝斯人。

翼亮贞文德,丕承圣谕醇。

恩华惭雨露,功力愧陶钧。

执宪平邦国,衔恩抚塞尘。

朝光随羽檄,春色度河津。

地即交河迥,城临积石新。

军容随日霁,宸唱入云频。

古塞千年戍,荒亭万里巡。

边烽遥映蜀,岭月远随秦。

剑舞轻离别,歌钟壮远人。

皇恩溥海外,宇宙自淳真。

欲知圣德齐尧舜,溯阙争倾万国心。

作者及朝代

作者:徐坚(约660年-727年),字元固,浙江长兴人,唐代文学家、史学家,曾任太子文学、集贤院学士等职,参与修撰《三教珠英》、《初学记》等书籍。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徐坚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史学家,以博学多才著称,他不仅在文学上有深厚造诣,还参与了多部重要典籍的编纂工作,对唐代的文化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徐坚的诗文风格清新自然,内容多涉及历史、文化、政治等方面,反映了唐代士人的思想风貌和时代精神。

译文

想要了解圣上的德行堪比尧舜之圣明,各国人民都争相倾慕,归心似箭。

释义

“欲知圣德齐尧舜”表达了诗人对圣上(指唐朝皇帝)德行的高度赞扬,认为其可以与古代圣王尧舜相媲美。“溯阙争倾万国心”则进一步描绘了各国人民对圣上的敬仰和归心之情,他们纷纷向朝廷表达忠诚和敬意。

赏析

这首诗是徐坚奉和皇帝送张说巡边之作,欲知圣德齐尧舜,溯阙争倾万国心”两句尤为精彩,诗人以尧舜之圣德来比喻圣上的德行,既表达了对圣上的崇敬之情,又彰显了唐朝的国威和影响力,通过“溯阙争倾万国心”的描绘,展现了各国人民对唐朝的向往和归顺,进一步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在表达手法上,诗人运用了丰富的历史典故和生动的比喻,使得诗歌既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富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夸张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艺术效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中期,当时唐朝国力鼎盛,文化繁荣,对外交往频繁,张说作为唐朝的重要将领和政治家,被派往边疆巡视,以加强边防和巩固国家统一,徐坚作为朝廷官员,参与了这次送行活动,并创作了这首诗来歌颂圣上的德行和国家的强盛,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唐代士人对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关注与忧虑,也展现了他们对圣上和国家的忠诚与热爱。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