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云垂野雪如簁,闰岁春来特地迟。的解释

风云86个月前

诗词原文

春日迟

唐·张蠙

江云垂野雪如簁,闰岁春来特地迟。

海燕初归寻旧垒,江花欲落缀新枝。

风前柳态闲时少,雨后山容淡处奇。

莫为蹉跎恨此岁,人生何岁不蹉跎。

作者简介

张蠙,唐代晚期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在晚唐至五代初期,字象文,清河(今属河北)人,他早年曾游历四方,饱览山河之美,后隐居山林,以诗酒自娱,张蠙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同时也不乏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是唐代晚期诗坛上的一位重要诗人。

译文

江边的云彩低垂,仿佛野外的白雪如筛糠般洒落,闰年的春天来得特别迟缓,归来的海燕在寻找着旧时的巢穴,江边的花朵即将凋落,却又点缀着新的枝条,风前的柳树少有悠闲的姿态,雨后的山峦在淡雅中更显奇妙,不要因为时光的蹉跎而怨恨这个春天,人生中的哪一年不是在蹉跎中度过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闰年春天来得较晚的自然景象,通过海燕归巢、江花缀枝等细节,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诗人也借景抒情,表达了对人生蹉跎的感慨和豁达的人生态度。

赏析

首联“江云垂野雪如簁,闰岁春来特地迟”以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闰年春天来得较晚的独特景象,颔联“海燕初归寻旧垒,江花欲落缀新枝”则通过海燕归巢和江花缀枝的细节,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颈联“风前柳态闲时少,雨后山容淡处奇”则通过对柳树和山峦的描绘,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多样性和美感,尾联“莫为蹉跎恨此岁,人生何岁不蹉跎”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蹉跎的感慨和豁达的人生态度,使整首诗在情感上得到了升华。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张蠙隐居山林期间,在晚唐至五代初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诗人身处乱世之中,对人生有着深刻的思考和感悟,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人生感慨,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期许,诗人也通过豁达的人生态度,展现了自己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