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若耶溪
唐·方干
舍舟步上若耶溪,寿栎修藤路欲迷。
樵客初归林外火,渔人罢钓浦前泥。
寒花紫蒂风吹尽,晚叶黄边水照齐。
野老相逢唯醉语,一壶春酒对残晖。
作者简介
方干(809年-888年),字雄飞,号玄英,睦州青溪(今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人,唐代诗人,为人质直,喜凌侮,每得一句好诗,必捻髭苦吟,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人称“吟安一字,捻断数茎须”,唐文宗大和年间,参加科举考试,却累试不第,大中年间,遇到浙东观察使王龟,受到器重,荐举入朝,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年),方干被授为江南县尉一职,因病不能赴任,唐懿宗咸通九年(868年),方干隐居会稽鉴湖之畔,自号“鹿门子”,咸通十五年(874年),方干应钱镠之邀,入为掌书记,乾符三年(876年),方干被任命为睦州团练副使,乾符六年(879年),方干去世,享年八十岁,方干一生,以诗名世,著有《玄英集》十卷,今编诗八卷。
译文
我弃船上岸,踏上通往若耶溪的小径,沿途只见古老的栎树和修长的藤蔓交织在一起,使得道路显得迷离难辨,樵夫刚刚归来,林外还冒着炊烟;渔人也已结束了一天的劳作,将渔船停泊在浦前的泥滩上,寒风中,那些开着紫色花朵的植物已经凋零殆尽,只剩下枯黄的叶子在水边映照得整整齐齐,我遇到了几位山野老人,他们相逢时只是醉醺醺地交谈着,一壶春酒在夕阳的余晖下显得格外温馨。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漫步若耶溪畔的所见所感,展现了自然风光的宁静与和谐,以及山野生活的质朴与闲适,通过细腻的笔触,诗人将若耶溪畔的景物刻画得栩栩如生,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山野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赏析
这首诗以“舍舟步上若耶溪”开篇,点明了诗人的行踪,也暗示了他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向往,诗人用“寿栎修藤路欲迷”一句,生动地描绘了若耶溪畔的古老树木和修长藤蔓交织在一起的景象,使得道路显得迷离难辨,增添了神秘和幽静的氛围,在描绘自然景物的同时,诗人也巧妙地融入了人物活动,如樵夫归家、渔人罢钓等,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生活气息,诗人以“野老相逢唯醉语,一壶春酒对残晖”作结,既展现了山野老人的淳朴和热情,又表达了自己对山野生活的向往和热爱,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山水田园诗。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方干在游历若耶溪时所作,若耶溪位于今浙江省绍兴市境内,是一条风景秀丽的溪流,方干在游历过程中,被若耶溪的美景所吸引,于是弃船上岸,漫步于溪畔小径上,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在游览过程中,他遇到了几位山野老人,他们相逢时只是醉醺醺地交谈着,这种质朴和闲适的生活状态让方干深感向往,他将自己的所见所感融入诗中,创作出了这首优秀的山水田园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