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歌嫋嫋遥相答,烟树昏昏淡欲无。的解释

小星86个月前

诗词原文

菱歌

唐·白居易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菱歌嫋嫋遥相答,烟树昏昏淡欲无。

日暮归来人半醉,银灯初上画屏孤。

(注:您提供的“菱歌嫋嫋遥相答,烟树昏昏淡欲无”实际上是白居易《菱歌》一诗中的两句,但原诗中这两句并非相连,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在此将整首诗呈现,并围绕这两句进行解析。)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白居易的诗作在唐代乃至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诗歌理论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诗歌的社会功能。

译文

菱叶在水波中轻轻摇曳,荷花在风中微微摆动,荷花深处,小船可以通行,遇见心上人想要说话却低头害羞微笑,碧玉簪子掉入水中,远处传来悠扬的菱歌声,相互应答着,烟雾笼罩的树林渐渐变得模糊不清,仿佛要消失了一般,傍晚归来时人已半醉,银灯初上,映照着孤独的画屏。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和青年男女之间的纯真情感,前两句通过菱叶、荷花、小船等意象,勾勒出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水乡画面,后两句则通过“菱歌嫋嫋遥相答”展现了水乡人民的生活情趣,而“烟树昏昏淡欲无”则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幽远的意境,为整首诗增添了几分神秘和浪漫的色彩。

赏析

“菱歌嫋嫋遥相答”一句,通过菱歌声的悠扬和相互应答,展现了水乡人民生活的和谐与欢乐,菱歌作为江南水乡特有的文化符号,不仅传递了人们的情感,也体现了水乡文化的独特魅力,而“烟树昏昏淡欲无”一句,则通过烟雾笼罩的树林,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幽远的意境,与前面的菱歌声形成鲜明对比,使得整首诗的意境更加丰富和立体。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江南地区生活时所作,江南水乡的美景和独特文化给白居易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江南水乡的热爱和赞美,这首诗也反映了白居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他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境界的向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