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
宋·陆游
年垂九十身犹健,竹屋荆扉不厌低。
车马到门常借问,药囊经卷与茶畦。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年近九十岁身体依然强健,居住在竹制的房屋里,荆条编织的门扉也不嫌它低矮,有车马到门前时我常常询问来访者是谁,我的生活就是药囊、经卷与茶田相伴。
释义
首句“年垂九十身犹健”直接表达了诗人虽年近九十但身体依然硬朗的健康状态,次句“竹屋荆扉不厌低”则描绘了诗人简朴的生活环境,竹制的房屋和荆条编织的门扉,虽简陋却不觉低矮,透露出诗人淡泊名利、安于清贫的生活态度,后两句“车马到门常借问,药囊经卷与茶畦”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日常生活,有车马到访时,他关心的是来访者的意图,而自己的生活则是围绕着药囊(可能指养生或治病)、经卷(代表学问与修养)和茶田(象征闲适与自然)展开的。
赏析
这首诗以朴素的语言,展现了陆游晚年生活的宁静与淡泊,诗人虽年事已高,但身体康健,精神矍铄,对物质生活的需求极低,竹屋荆扉足以安身立命,他关心的不是外界的繁华与喧嚣,而是内心的平和与充实,药囊、经卷与茶田成为了他晚年生活的三大支柱,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的热爱,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陆游作为一位伟大爱国诗人的另一面——一个追求内心平静、超脱世俗的智者形象。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经历了南宋的动荡时期,早年曾积极投身抗金斗争,但仕途坎坷,多次被贬,晚年,他退隐山林,过上了简朴而宁静的生活,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反映了陆游晚年对生命、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在历经风雨之后,诗人更加珍惜眼前的平静与安宁,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对简单生活的满足和对内心世界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