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病中感怀
宋·陆游
病余已觉身如寄,醉里却怜心尚孩。
万事悠悠心自笑,一身渺渺世堪哀。
空庭日暮鸟飞尽,古寺钟鸣僧未回。
独倚阑干无限意,数枝寒菊对愁开。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病愈之后,我已感觉自己的身体如同寄居在世间一般,而在醉酒之中,却还怜惜自己内心依然保持着孩童般的纯真,世间万事悠悠,我心中不禁自嘲,一身渺渺,这世间又有多少值得悲哀的事情呢?空旷的庭院在日暮时分,鸟儿已经飞尽,古老的寺庙钟声响起,僧人却还未归来,我独自倚靠在栏杆上,心中无限感慨,只见几枝寒菊正对着我的愁绪静静开放。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陆游在病愈后的感慨与心境,首联“病余已觉身如寄,醉里却怜心尚孩”写出了诗人对生命的脆弱与无常的感悟,以及在醉酒中仍保持着纯真之心的可贵,颔联“万事悠悠心自笑,一身渺渺世堪哀”则是对世事无常、人生渺小的深刻反思,颈联“空庭日暮鸟飞尽,古寺钟鸣僧未回”通过描绘一幅寂静而略带凄凉的画面,进一步烘托了诗人的孤独与哀愁,尾联“独倚阑干无限意,数枝寒菊对愁开”则以寒菊对愁开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限感慨与愁绪。
赏析
这首诗是陆游病愈后的感怀之作,全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自己对生命的感悟、对世事的反思以及对孤独的体验融入诗中,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哲理色彩和人文关怀,首联的“身如寄”与“心尚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表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无奈与感慨,又展现了他内心的纯真与执着,颔联的“万事悠悠”与“一身渺渺”则进一步强调了人生的无常与渺小,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深沉,颈联与尾联则通过描绘具体的画面和意象,进一步烘托了诗人的孤独与哀愁,使得整首诗的意境更加悠远而深刻。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经历了南宋的动荡与变迁,他亲身经历了国家的屈辱与人民的苦难,这使得他的诗歌中充满了浓厚的爱国情感和对世事的深刻反思,这首诗《病中感怀》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陆游在病愈之后,对生命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悟,他意识到人生的无常与渺小,同时也更加珍视自己内心的纯真与执着,他将自己的感悟与体验融入诗中,创作出了这首充满哲理色彩和人文关怀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