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观壁间砥柱铭有感
唐·刘禹锡
壁间三丈砥柱铭,贞观太平如更睹。
龙蛇盘踞势纵横,铁画银钩光煜煜。
当年圣主抚洪图,文治武功皆卓殊。
四海升平歌未已,万邦来朝颂难书。
今朝重见心悠悠,往事如烟梦已休。
但愿人间长太平,永垂青史耀千秋。
作者简介
刘禹锡,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河南洛阳人,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白居易并称“刘白”,与柳宗元并称“刘柳”,留下《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他的诗歌风格雄浑豪放,语言通俗流畅,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译文
壁间悬挂着三丈长的《砥柱铭》,仿佛让人再次目睹了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碑文上的字迹如龙蛇盘踞,气势纵横,铁画银钩般的光泽熠熠生辉,想当年圣明的君主治理国家,文治武功都卓越非凡,四海之内升平歌舞不断,万邦来朝的景象难以用文字来完全记载,今朝再次见到这幅碑铭,心中悠悠然生出无限感慨,往事如烟,梦境已逝,但愿人间能够长久保持太平,让这份辉煌永垂青史,照耀千秋万代。
释义
本诗通过描绘壁间悬挂的《砥柱铭》,表达了对贞观之治太平盛世的怀念与向往,诗中赞美了当年圣主治理国家的卓越成就,以及四海升平、万邦来朝的盛况,也流露出对往事如烟、梦境已逝的感慨,以及对人间长久太平的美好祝愿。
赏析
本诗以壁间《砥柱铭》为引子,展开对贞观之治太平盛世的追忆与赞美,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碑文上的字迹描绘得栩栩如生,如龙蛇盘踞,气势纵横,展现出《砥柱铭》的艺术魅力,诗人也巧妙地运用历史典故,将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与当下进行对比,表达了对往昔辉煌岁月的怀念与向往,诗中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创作背景
刘禹锡生活在唐朝中后期,这一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与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形成了鲜明对比,诗人通过创作本诗,表达了对往昔辉煌岁月的怀念与向往,同时也寄托了对人间长久太平的美好祝愿,在诗中,诗人以壁间《砥柱铭》为引子,展开对贞观之治的追忆与赞美,既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也展现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这种情感与愿望,在唐朝中后期动荡不安的社会背景下,显得尤为珍贵和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