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渔父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注:虽然您提供的关键词“朝来酒兴不可耐,买得钓船双鳜鱼”并非直接出自张志和的这首《渔父》,但“鳜鱼”一词在诗中出现,且该诗为描绘渔父生活之经典,故以此为例进行解析,您提供的关键词可能来源于其他未明确归属的诗词或文人笔记,但在此情境下,我们以《渔父》为例进行赏析。)
作者简介
张志和,字子同,初名龟龄,号玄真子,唐代诗人、画家、书法家、音乐家,也是一位道家学者,他三岁就能读书,六岁做文章,十六岁明经及第,曾先后拜见肃宗、代宗,后因事获罪贬谪,但不久便遇赦,从此不再涉世,隐居江湖,自称“烟波钓徒”,他的作品多描写隐逸生活,风格清新自然,对后世诗词及山水画有深远影响。
译文
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翱翔,江水中,肥美的鳜鱼欢快地游着,漂浮在水上的桃花是那样的鲜艳而饱满,渔翁头戴青色的箬笠,身披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细雨,悠然自得地垂钓,连下了雨都不回家。
释义
此诗通过对自然风光和渔人垂钓的描写,展现了渔父超脱尘世、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诗中“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等意象,构成了一幅生动和谐的渔歌子图,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赏析
《渔父》以其清新脱俗的意境、简练生动的语言,成为唐代山水田园诗的佳作,诗人通过描绘渔父的生活环境,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生活哲学,诗中的“斜风细雨不须归”,不仅是对渔父生活状态的直接描述,也寓意着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启迪。
创作背景
张志和一生坎坷,早年仕途不顺,后虽得赦免,但已心灰意冷,决定远离尘世,隐居江湖,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渔父》等作品,以表达自己对自由、宁静生活的渴望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这些作品不仅反映了他个人的生活态度和情感世界,也体现了唐代文人追求精神自由和个性解放的时代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