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如此室才寻丈,常在冰壼雪窖中?的释义

小星76个月前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何如此室才寻丈,常在冰壼雪窖中?”,这句诗出自清代诗人郑燮(郑板桥)的《题画兰》,以下是完整的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题画兰

清 郑燮

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

山中觅觅复寻寻,觅得红心与素心。

欲寄一枝嗟远道,露寒香冷到如今。

兰草已成行,山中意味长。

坚贞还自抱,何事斗群芳?

此是幽贞一种花,不求闻达只烟霞。

采樵或恐通来路,更取高山一片遮。

何如此室才寻丈,常在冰壼雪窖中?

莫道此中滋味薄,此中原有岁寒心。

作者简介

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代书画家、文学家,他是“扬州八怪”之一,以诗书画三绝著称于世,郑板桥的诗清新脱俗,富有哲理;书法则隶楷参半,自称“六分半书”;绘画擅长花卉木石,尤善画兰竹,笔墨纵横,淋漓酣畅,别具一格。

译文

(针对“何如此室才寻丈,常在冰壼雪窖中?”一句)

为何这小小的房间仅仅几丈宽,却常常如同置身于冰冷的冰壶和雪窖之中呢?

释义

这句诗通过夸张的手法,形容了房间虽小但环境极其寒冷,暗喻诗人内心的坚韧与不屈,即便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也能保持高尚的品格。

赏析

这句诗是郑板桥对兰花生长环境的描绘,同时也是对自己人生境遇的隐喻,兰花虽小,却能在严寒的环境中绽放,展现出其坚韧不拔的品格,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虽身处逆境,但仍能保持高洁之志,不为世俗所染,也体现了诗人对兰花高洁品质的赞美和向往。

创作背景

郑板桥生活在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代,他一生坎坷,多次科举不第,晚年更是贫病交加,他始终坚守自己的信仰和追求,以诗书画为伴,抒发内心的情感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这首《题画兰》就是他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通过描绘兰花的生长环境和品格,表达了自己对高洁品质的赞美和追求,也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批判。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