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西郊寻梅
宋·陆游
中年倍觉流光速,行矣西郊又见梅。
踏雪寻芳心未老,迎风赏景意难裁。
枝头点点凝霜白,陌上萧萧落叶哀。
莫道人生无再少,诗情犹在醉中开。
(注:此诗为虚构创作,以符合题目要求,陆游实际作品中并无此诗,但以下分析基于虚构内容展开。)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步入中年之后,更加感觉到时间流逝得飞快,转眼间又到了前往西郊寻觅梅花盛开的时节,踏着皑皑白雪去寻找那份芬芳与美好,我的心依旧年轻不老;迎着凛冽寒风欣赏这冬日景色,心中的情感却难以用言语来表达,枝头点点梅花凝聚着霜雪之白,田野间落叶萧萧带着一丝哀愁,不要说人生再也没有年轻的时候了,我的诗情依旧在醉意中勃发。
释义
本诗通过描绘中年诗人踏雪寻梅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热爱,诗中“中年倍觉流光速”直接点出主题,而“行矣西郊又见梅”则引出下文对寻梅过程的描写,通过“踏雪寻芳”与“迎风赏景”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坚韧与乐观,最后两句以“莫道人生无再少,诗情犹在醉中开”作为总结,强调了诗人虽已中年,但诗情不减,依然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的精神风貌。
赏析
本诗以寻梅为线索,巧妙地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对生活的热爱融为一体,诗中运用对比、象征等手法,使得情感表达更加深沉而丰富,如“枝头点点凝霜白”与“陌上萧萧落叶哀”两句,既描绘了冬日景色的萧瑟与美丽,又暗含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美好瞬间的珍惜,而“莫道人生无再少,诗情犹在醉中开”则展现了诗人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创作背景
(虚构)此诗创作于陆游中年时期的一个冬日,当时,陆游因仕途不顺而心情抑郁,于是决定前往西郊寻梅以排解忧愁,在踏雪寻梅的过程中,他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美与生命的顽强,从而激发了内心的诗情与对生活的热爱,他挥毫泼墨,写下了这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佳作,虽然此诗为虚构之作,但它却很好地体现了陆游作为一位爱国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