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杂感
宋·陆游
莫恨皇天无老眼,请看白骨有青苔。
生前富贵谁不羡,死后文章万古哀。
湛湛青天那可问,悠悠白日为谁催。
男儿自古多薄命,岂独幽人泣路隈。
作者及朝代
作者: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译文
不要怨恨上天没有洞察一切的老眼,请看那白骨之上都已长满了青苔,生前谁不羡慕富贵荣华,但死后文章却能流传千古令人哀叹,湛蓝的天空哪里可以询问公道,悠悠的白日又在为谁催促时光,自古以来男儿就多薄命,难道只有隐士在路旁哭泣吗?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富贵难久的感慨,以及对公道难寻、时光易逝的无奈,首联以“莫恨皇天无老眼”起笔,反衬出世间的不公与无奈,接着以“请看白骨有青苔”形象描绘出生命的短暂与自然的永恒,颔联通过对比生前富贵与死后文章的境遇,进一步强调了人生的虚无与文学的价值,颈联则直接抒发对公道难寻、时光易逝的感慨,尾联以“男儿自古多薄命”作结,将个人的命运上升到普遍的人性层面,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赏析
这首诗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人生的无常与无奈,表达了诗人对公道、时光、生命的深刻思考,首联以“皇天无老眼”与“白骨有青苔”的对比,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突出了生命的脆弱与自然的永恒,颔联通过对比生前与死后的境遇,进一步强化了人生的虚无感,同时也肯定了文学的价值,颈联则直接抒发对公道难寻、时光易逝的无奈与感慨,尾联以“男儿自古多薄命”作结,既是对个人命运的悲叹,也是对普遍人性的深刻洞察,整首诗语言质朴而意蕴深远,情感真挚而富有感染力。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陆游仕途不顺、人生坎坷之际,面对世间的不公与人生的无奈,诗人深感悲愤与无奈,于是通过诗歌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与思考,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悲叹,更是对普遍人性的深刻洞察与反思,在南宋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下,陆游的诗歌无疑具有更强的现实意义与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