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杂诗
朝代:宋
作者:陆游
壮心自笑老犹在,狂态极知人不容。
孤剑床头铿有声,直将云梦吞胸中。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我自嘲还怀揣着年轻时的壮志雄心,尽管已年老体衰;也深知自己这狂放不羁的性情,世人大多难以接纳,床头那把孤剑在寂静中发出铿锵之声,它仿佛在诉说着我心中的豪情壮志,誓要将那广袤的云梦泽纳入我的胸怀之中。
释义
壮心自笑老犹在:表达了诗人虽已年迈,但壮志未酬,自嘲中带着坚持。
狂态极知人不容:诗人深知自己性格中的狂放不羁,不为世俗所容。
孤剑床头铿有声:以孤剑象征诗人的坚韧不拔和内心的豪情。
直将云梦吞胸中:用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诗人胸怀壮志,欲吞并天下的气概。
赏析
这首诗是陆游晚年所作,展现了他不屈不挠的壮志和狂放不羁的个性,首句“壮心自笑老犹在”,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诗人对壮志未酬的无奈与坚持,透露出一种悲壮的情感,次句“狂态极知人不容”,则直接点出了诗人性格中的狂放不羁,以及这种性格所带来的孤独与不被理解,后两句“孤剑床头铿有声,直将云梦吞胸中”,通过孤剑的意象和夸张的手法,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充满了强烈的个性和感染力。
创作背景
陆游生活在南宋时期,这是一个国家动荡不安、外患频仍的时代,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但多次上书主张北伐均遭主和派排挤打压,晚年退居家乡,但心中仍念念不忘收复失地、恢复中原的壮志,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它反映了陆游晚年虽身处逆境,但壮志未酬、心系国家的情怀,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陆游那种不屈不挠、坚韧不拔的精神力量,以及他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