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怀古
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
胸中虽有济时策,
片语难通九重阙。
但使丹心照日月,
片言可寿天下脉。
(注:此诗为根据关键词及要求虚构之作,陆游并未写过此诗,但以下解析将基于虚构内容展开。)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虽然我的胸中怀揣着治理国家、挽救时局的策略,
但区区几句话却难以传达给高高在上的朝廷。
只要我的忠诚之心能像日月一样光明照耀,
那么哪怕只是一句话,也能让天下的命脉得以延续。
释义
“胸中虽有济时策”表达了诗人虽有治国安邦的良策,却难以被朝廷采纳的无奈;“片语难通九重阙”进一步强调了沟通渠道的闭塞和诗人内心的苦闷;“但使丹心照日月”则展现了诗人对忠诚的坚守和对光明的追求;“片言可寿天下脉”则是对自己言论影响力的自信,认为即使是一句话也能对国家和民族产生深远影响。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有力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时局的忧虑,首句“胸中虽有济时策”直接点出诗人的抱负和才华,但紧接着的“片语难通九重阙”却揭示了现实的残酷和无奈,这种对比手法,使得诗人的形象更加鲜明,情感更加真挚,后两句则通过“丹心照日月”和“片言可寿天下脉”的表述,展现了诗人对忠诚和言论力量的坚定信念,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美好期许。
创作背景
虚构的创作背景如下:陆游生活在南宋时期,这是一个国家动荡不安、外患频仍的时代,陆游作为一位有识之士,深感国家之危亡、民族之苦难,因此他怀揣着治国安邦的良策,希望能够为国家和民族做出贡献,由于种种原因,他的言论和策略并未得到朝廷的认可和采纳,在这种情况下,陆游写下了这首诗,以表达自己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时局的忧虑,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