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醉中遣怀
唐·白居易
应接年光老渐慵,能犹一饮百分空。
花前自笑心如水,醉里唯知发似蓬。
生计唯将三尺剑,功名不付五车书。
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
作者简介
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逝于唐武宗会昌六年(846年),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被誉为“人民诗人”,他的作品以反映社会现实、抒发个人情感为主,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随着年岁的增长,我应对世事逐渐变得慵懒,但还能做到一饮而尽,酒量不减当年,在花前自笑心境如水般平静,醉后只觉头发散乱如蓬,生计只靠手中的三尺剑,而功名却并非靠那五车书所能获得,闲暇时无事不从容自在,一觉醒来,东窗已透进了红日的光芒。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白居易在晚年时的生活态度和心境,首句“应接年光老渐慵”写出了诗人随着年岁的增长,对世事的应对逐渐变得慵懒;次句“能犹一饮百分空”则展示了诗人依然保持着豪放的酒量,接下来的诗句,诗人通过自笑心境如水、醉后发乱等细节,描绘了自己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生计和功名的看法,认为生计只需靠剑,而功名并非靠读书所能获得,显示出一种超脱世俗的豁达心态。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白居易在晚年时的豁达与从容,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心境,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诗中“花前自笑心如水”一句,尤为传神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淡泊,诗人对生计和功名的看法也透露出一种豁达与超脱,认为这些并非人生的全部,而是一种随遇而安、顺其自然的生活哲学。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晚年时期所作,反映了他在经历了仕途的起伏和人生的沧桑后,对生活和人生的深刻感悟,白居易在晚年时期,逐渐淡出了官场,过上了悠闲自在的生活,这首诗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诗人对晚年生活的满足和豁达心态,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过去岁月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淡然态度,展现了一种历经沧桑后的从容与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