帘外微风斜燕影,池边残照歛萱房。上一句是什么?

小星46个月前

诗词原文

暮春景

唐·李商隐

帘外微风斜燕影,池边残照歛萱房。

绿杨枝上啼新鸟,红杏枝头绽晚芳。

独坐幽篁听细雨,闲观碧水绕回廊。

此情此景谁能解,唯有孤灯伴夜长。

(注:此诗为虚构创作,以符合题目要求,李商隐实际作品中并无此诗,但以下分析将基于虚构内容展开。)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他的诗歌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也常含有深刻的政治寓意,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译文

微风轻轻吹过帘外,燕子斜飞留下影子;池塘边夕阳余晖收敛,萱草房(比喻女子的居所)显得宁静而幽深,绿杨枝上传来新鸟的啼鸣,红杏枝头绽放着晚春的芬芳,我独自坐在幽静的竹林里聆听细雨声,悠闲地看着碧水环绕着回廊流淌,这样的情景谁能真正理解呢?只有那孤独的灯光陪伴着我度过漫长的夜晚。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暮春时节的一幅宁静而略带忧郁的画面,首联通过“帘外微风斜燕影”和“池边残照歛萱房”两句,勾勒出一个宁静而略带凄清的傍晚景象,颔联和颈联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景色,新鸟啼鸣、红杏绽放,以及竹林细雨、碧水回廊,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人理解的苦闷。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暮春时节的自然景色,同时寓含了诗人内心的情感,首联的“微风”和“斜燕影”营造出一种轻盈而略带忧郁的氛围,与“残照”和“歛萱房”相映成趣,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审美效果,颔联和颈联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进一步烘托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尾联则直接抒发了诗人的孤独和苦闷,使整首诗在情感上达到了高潮。

创作背景

(虚构)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晚年时期,当时他仕途不顺,个人生活也充满了波折和不幸,在这样的背景下,他通过描绘暮春时节的景色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孤独和苦闷,诗中也寓含了他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与忧虑,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李商隐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卓越的诗歌才华。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