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岁暮感怀
唐·李中
菖叶离离丰岁候,梅花眷眷故人情。
寒天日暮斜阳尽,远客思乡梦不成。
作者简介:
李中,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在晚唐至五代时期,他的诗作以抒发个人情感、描绘自然景物为主,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李中的作品在当时颇受好评,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但因其生平事迹记载不详,故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不如一些知名诗人显赫。
译文:
菖蒲叶茂盛预示着丰收的年景,梅花盛开让人眷恋起故人的深情,寒冷的冬日里,夕阳西下,天色渐暗,远方的游子思念家乡,却难以入眠成梦。
释义:
首句“菖叶离离丰岁候”以菖蒲叶的茂盛象征丰收之年,寓意着自然界的生机勃勃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次句“梅花眷眷故人情”则通过梅花的盛开,引出诗人对故人的深深眷恋,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后两句“寒天日暮斜阳尽,远客思乡梦不成”则进一步渲染了诗人身处异乡、思念家乡的孤独与无奈。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引子,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丰收年景的喜悦、对故人的深情眷恋以及对家乡的深切思念,诗中“菖叶”与“梅花”的意象,既富有季节特色,又寓意深远,使得整首诗在情感表达上更加含蓄而深沉,诗人通过“寒天日暮斜阳尽”的景物描写,营造出一种凄清、孤寂的氛围,进一步烘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乡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由于历史记载不详,我们无法确切知道诗人是在何种情境下写下这首诗的,但从诗的内容来看,很可能是诗人在异乡漂泊、思念家乡时所作,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表达了对丰收年景的喜悦、对故人的深情眷恋以及对家乡的深切思念,这种情感在晚唐至五代时期的社会背景下,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代表性,反映了当时人们面对战乱、流离失所等社会现实时的无奈与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