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少年行四首·其三
唐·王维
一身能擘两雕弧,虏骑千重只似无。
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
汉家君臣欢宴终,高议云台论战功。
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明光宫。
射贼曾飞白羽箭,闭门空枕绿沉枪。
向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作者及朝代
王维,唐代(693年或694年或701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永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画家。
作者简介
王维出身河东王氏,于唐玄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第,为太乐丞,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天宝年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禄山攻陷长安时,被迫受伪职,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王维参禅悟理,精通诗书音画,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因笃诚奉佛,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著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存诗约400首,北宋苏轼评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译文
(针对“射贼曾飞白羽箭,闭门空枕绿沉枪”两句)
曾经用白羽箭射杀过敌人,现在闭门不出,只能空枕着绿沉枪入眠。
释义
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曾经的英勇与现在的孤寂,白羽箭象征着过去的战斗与胜利,而绿沉枪则代表着现在的闲置与无奈,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和对现实境遇的感慨。
赏析
这两句诗在《少年行四首》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承接了前文对少年游侠英勇事迹的描绘,又开启了后文对游侠生涯的反思与总结,通过“射贼曾飞白羽箭”的英勇与“闭门空枕绿沉枪”的孤寂之间的对比,诗人巧妙地传达了游侠生涯的辉煌与落寞,以及个人命运与时代变迁之间的复杂关系,这两句诗也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创作背景
《少年行四首》是王维的组诗作品,创作于唐代中期,当时,唐朝社会动荡不安,边疆战事频繁,游侠文化盛行,王维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和画家,对游侠文化有着深厚的感情和独特的理解,他通过这组诗,不仅描绘了游侠的英勇与豪迈,也表达了对游侠生涯的反思与总结。“射贼曾飞白羽箭,闭门空枕绿沉枪”两句诗,正是诗人对游侠生涯辉煌与落寞的深刻感悟和生动写照。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射贼曾飞白羽箭,闭门空枕绿沉枪”这两句诗在流传过程中常被单独引用,但它们实际上是《少年行四首》中的一部分,只有结合整组诗来理解和赏析,才能更准确地把握诗人的意图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