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挽赵秋晓
宋·陈著
残年欲遂迫期颐,追数朋俦死已迟。
独对遗编悽欲绝,西风残月照书帷。
作者简介
陈著,字谦之,号本堂,晚年号嵩溪遗耄,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宋朝文学家、诗人,生于南宋理宗宝庆二年(1226年),卒于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他一生未仕,耄耋之年,孑然一身,历尽沧桑,以其高尚的人格和百折不挠的精神,著书立说,著有《本堂集》九十四卷,内含诗、词、文、赋、杂著等多种文体。
译文
在这晚年将尽,接近百岁(期颐之年,指百岁)之时,我回想起那些朋友们,发现他们的离世竟然已经如此之迟(此处“迟”为反语,实则表达的是对友人早逝的惋惜与怀念),独自面对着他们遗留下来的著作,我内心充满了悲伤,几乎要断绝情感,西风吹拂,残月高悬,照耀着这孤寂的书房。
释义
残年欲遂迫期颐:指作者自己已至晚年,接近百岁高龄。
追数朋俦死已迟:回忆友人,感叹他们离世之早,此处“迟”为反语,表达的是对友人早逝的遗憾。
独对遗编悽欲绝:独自面对友人的遗作,内心极度悲伤。
西风残月照书帷:描绘了一个孤寂、凄凉的场景,进一步烘托了作者的悲伤情绪。
赏析
这首诗是陈著为悼念友人赵秋晓所作,情感深沉而真挚,首句“残年欲遂迫期颐”直接点明了自己的年龄和身体状况,为全诗奠定了哀伤的基调,次句“追数朋俦死已迟”则以反语表达了对友人早逝的深深怀念和遗憾,后两句“独对遗编悽欲绝,西风残月照书帷”则通过描绘一个孤寂、凄凉的场景,进一步烘托了作者的悲伤情绪,使全诗情感更加饱满、动人。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陈著晚年对友人的深深怀念有关,赵秋晓作为陈著的友人,可能在其生前与陈著有着深厚的友谊和共同的文学追求,随着岁月的流逝,赵秋晓等友人相继离世,这使得陈著在晚年时更加珍视和怀念与他们的友谊,他创作了这首诗来悼念赵秋晓,表达自己对友人的深深怀念和遗憾之情,这首诗也反映了陈著晚年孤独、凄凉的生活状态和对生命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