幅巾久别忘朝帻,短剑惟思隐市尘。上一句是什么?

小星76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园小梅二首·其一

宋·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山园小梅二首·其二

剪绡零碎点酥乾,向背稀稠画亦难。

日薄从甘春至晚,霜深应怯夜来寒。

澄鲜祗共邻僧惜,冷落犹嫌俗客看。

幅巾久别忘朝帻,短剑惟思隐市尘。

作者及朝代

作者:林逋(967年-1028年),字君复,后人称为和靖先生、林和靖,汉族,奉化大里黄贤村人,北宋著名隐逸诗人。

朝代:北宋

作者简介

林逋自幼聪敏好学,书读百家,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天圣六年(1028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译文

(第二首)

仿佛是用绡剪成的小片酥点,有疏有密地装点在花枝上,实在难描画摹仿,日色渐淡,从早到晚,梅花甘于春天迟来而独自开放;寒气深重,它应怯于夜晚的霜寒而欲隐退,这美好的景色我只与僧人共赏,冷落的情景我最不喜欢群俗来观,长久地离别朝廷也就不必再戴官帽,只想挂起短剑,拂去尘衣,隐逸于山林市井之间。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梅花的形态、生长环境以及诗人的心境,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诗中“幅巾久别忘朝帻,短剑惟思隐市尘”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渴望。

赏析

这首诗以梅花为题材,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梅花的独特魅力和诗人的高洁情怀,诗人以“剪绡零碎点酥乾”形容梅花的形态,既形象又生动,表现出梅花的精致和美丽,诗人通过“日薄从甘春至晚,霜深应怯夜来寒”等句,描绘了梅花在恶劣环境中的坚韧和顽强,进一步突出了梅花的品格。

“幅巾久别忘朝帻,短剑惟思隐市尘”两句,则是诗人情感的直接抒发,诗人通过“幅巾”与“朝帻”的对比,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而“短剑惟思隐市尘”一句,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隐逸生活的坚定追求。

创作背景

林逋一生未娶妻,未生子,惟喜植梅养鹤,自谓 “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人称“梅妻鹤子”,他隐居西湖孤山,种梅养鹤,终生不仕不娶,惟喜植梅养鹤,自谓 “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人称“梅妻鹤子”,这首诗就是他在隐居期间,面对孤山梅花所写下的佳作,通过描绘梅花的形态和品格,诗人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这首诗也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厚的文学功底。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