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江上送残春,叠鼓催颿过玉津。全诗是什么?

小星66个月前

诗词原文

江上闻笛

宋·汪遵

玻璃江上送残春,叠鼓催颿过玉津。

万点落花舟一叶,载将离恨过江南。

作者简介

汪遵,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字不详,安徽宣城人,初为小吏,后折节读书,晚唐著名诗人,著有《汪遵集》一卷。《全唐诗》编录其诗一卷(第602卷),他的诗大多借古讽今,抒发对历史兴亡的感慨,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译文

在清澈如玻璃的江面上,春天即将逝去,密集的鼓声催促着船帆快速通过玉津渡口,一叶扁舟上载着万点落花,也载着我满满的离愁别恨,缓缓驶向江南。

释义

“玻璃江上送残春”描绘了春天即将结束,江面清澈如玻璃的景象。“叠鼓催颿过玉津”则通过密集的鼓声和快速驶过的船帆,营造出一种紧迫和离别的氛围。“万点落花舟一叶,载将离恨过江南”则进一步强化了离别的主题,用落花和离恨来象征人生的无常和离别的哀愁。

赏析

这首诗以景寓情,通过描绘江上的景色和船帆的驶过,表达了诗人对春天逝去的惋惜和对离别的哀愁,首句“玻璃江上送残春”以景起兴,既描绘了江面的清澈,又暗示了春天的即将结束,次句“叠鼓催颿过玉津”则通过鼓声和船帆的描写,营造出一种紧迫和离别的氛围,后两句“万点落花舟一叶,载将离恨过江南”则进一步强化了离别的主题,用落花和离恨来象征人生的无常和离别的哀愁,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清新自然,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的个人经历有关,汪遵生活在晚唐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代,诗人可能因某种原因需要离开家乡或亲人,面对即将到来的离别和未知的未来,他心中充满了哀愁和无奈,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背景下,通过描绘江上的景色和船帆的驶过,来表达自己对春天逝去的惋惜和对离别的哀愁,诗中也蕴含着诗人对人生无常和命运多舛的深刻感慨。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