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中宵
唐·吕岩
一枕黄粱现出来,亲疏随聚散云台。
三千功满归蓬岛,八百程行路不迷。
不向人间争宠辱,只将心事付沙鸥。
交情最向贫中见,世事常於醉後齐。
作者及朝代
作者:吕岩,即吕洞宾,唐代道教主流全真道祖师,名喦("喦”或作“岩”),字洞宾,道号纯阳子,自称回道人,河东蒲州河中府(今山西芮城永乐镇)人。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吕洞宾是道教中的大宗师、祖师爷级人物,民间传说他本来是个儒生,因遇高人授予长生诀,又遇火龙真人传剑术,从此开始了他斩妖除魔、遨游四海、修仙得道的生涯,吕洞宾的形象经常出现在民间故事、戏剧及影视作品中,被尊为“剑祖剑仙”、“八仙之首”。
译文
一场黄粱美梦醒来,亲朋好友随着聚散如云般变幻,修炼三千功德圆满后回归蓬莱仙岛,行走八百里路程也不会迷失方向,不向人间争抢宠爱与侮辱,只将心事寄托给沙洲上的鸥鸟,真正的交情在贫穷时最能显现,世间的纷扰常常在醉酒后才变得平等无别。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吕洞宾对人生、友情及世事的深刻感悟,首联通过黄粱一梦的典故,暗示人生的短暂与虚幻;颔联则展现了他修炼成仙后的超脱与自在;颈联表达了他不慕名利、淡泊人生的态度;尾联则是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语言质朴而意境深远,通过对比与象征的手法,传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特别是尾联“交情最向贫中见,世事常於醉後齐”,以简洁有力的语言,揭示了友情的真谛和世事的复杂,在贫穷困苦中,人们往往更能看清谁是真朋友;而在醉酒之后,人们往往能暂时忘却世俗的纷争,达到一种心灵的平和与超脱。
创作背景
吕洞宾作为一位道教仙人,他的诗歌往往蕴含着深刻的道教思想和对人生的独特感悟,这首诗可能是在他修炼过程中,对人生、友情及世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后所作,通过诗歌,他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看法,同时也向世人传递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