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言神僧昔住此,至今光景如天台。的意思及出处

梦梦86个月前

诗词原文

游古刹

唐·李群玉

古刹深藏翠微间,

松风谡谡水潺潺。

共言神僧昔住此,

至今光景如天台。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群玉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群玉,唐代著名诗人,字文山,澧州(今湖南澧县)人,他自幼聪颖好学,擅长诗文,尤其以五言律诗见长,李群玉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深受后世赞誉,他的作品多描绘山水田园、古迹名胜,以及抒发个人情怀,是唐代文坛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译文

古老的寺庙隐藏在青翠的山峦之间,

松树在风中轻轻摇曳,溪水潺潺流淌。

人们都说那位神奇的僧人曾经居住在这里,

直到现在,这里的景致还像天台山一样美丽。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览一座古老寺庙时的所见所感,首句“古刹深藏翠微间”点明了寺庙的地理位置,突出了其幽静深远的特点,次句“松风谡谡水潺潺”以声衬静,通过描绘松树的风声和溪水的流淌声,进一步渲染了寺庙的宁静氛围,后两句“共言神僧昔住此,至今光景如天台”则通过人们的传说和诗人自己的感受,表达了寺庙的神奇和美丽,以及它给人们留下的深刻印象。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诗人通过对寺庙、松树、溪水等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了一种清幽雅致的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其中,诗人还通过人们的传说和自己的感受,赋予了寺庙一种神秘而美丽的色彩,使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清新,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的一次游历有关,在唐代,游历山水、探访古迹是文人墨客的一种风尚,李群玉在游历过程中,可能遇到了这座隐藏在青翠山峦之间的古老寺庙,被其宁静美丽的景致所吸引,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歌,诗人也可能通过这座寺庙想起了传说中的神僧,以及他们留下的神奇故事,从而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内涵和意境。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