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穷尚蹑一千级,忽见密竹藏楼台。上一句是什么?

小编46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行

宋·释绍嵩

路穷尚蹑一千级,忽见密竹藏楼台。

水石幽奇风物好,山行尽日不知回。

作者简介

释绍嵩,宋代僧人、诗人,生卒年不详,他活动于南宋时期,以诗文名世,尤其擅长描绘山水景色与禅意生活,释绍嵩的作品多反映山林隐逸之情,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深受后世文人墨客的喜爱。

译文

沿着崎岖的山路攀登,即便已经走过了第一千级台阶,仍不放弃前行,突然间,眼前出现了一片茂密的竹林,竹林深处隐藏着美丽的楼台,这里的水石景观幽奇美妙,自然风光与人文建筑相得益彰,让人流连忘返,我在山间行走了一整天,竟然忘记了返回的路途。

释义

“路穷尚蹑一千级”描绘了诗人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即使山路已尽,仍坚持攀登。“忽见密竹藏楼台”则是一处意外的惊喜,象征着在困境中突然发现的希望与美好。“水石幽奇风物好”描绘了山间的自然美景,而“山行尽日不知回”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片美景的深深陶醉与不舍。

赏析

这首诗以山行为线索,通过描绘沿途的艰辛与美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感悟,前两句通过“路穷”与“忽见”的对比,突出了在困境中寻找希望的主题,后两句则通过对山水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向往,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创作背景

释绍嵩作为一位僧人,他的生活多与山林为伴,对自然有着深厚的感情,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一次山行过程中的所见所感,通过描绘山间的美景与自己的心路历程,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即在困境中不放弃希望,勇于探索未知的世界,最终会发现生活的美好与意义。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