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词出自明代诗人高启的《咏梅九首(其一)》,以下是详细的解析:
诗词原文:
咏梅九首(其一)
明·高启
幽禽飞鸣报客至,奇树璀璨知谁栽。
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寒香引得诗魂住,冷艳偏宜醉眼开。
莫道此花无别意,只将清韵入君怀。
作者简介:
高启(1336年-1374年),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高启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能文,尤精于诗,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对明初诗歌革新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高启的作品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幽静的鸟儿飞翔鸣叫,似乎在报告有客人到来;奇异的树木璀璨夺目,不知是谁栽种于此,大雪覆盖的山中,高洁的隐士安然卧眠;月光照耀的林下,美丽的女子款款而来,寒冷的香气引得诗人的魂魄驻足,冷艳的花朵特别适合醉眼朦胧时欣赏,不要说这梅花没有其他意思,它只是将清雅的韵味送入你的心怀。
释义:
诗词通过描绘幽禽飞鸣、奇树璀璨的景象,引出梅花盛开的场景,接着用“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两句,以高士和美人比喻梅花的高洁与美丽,后两句则表达了梅花虽寒香冷艳,却能将清韵送入人心,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精神的慰藉。
赏析:
高启的这首咏梅诗,以生动的意象和优美的语言,展现了梅花的独特魅力,诗中“幽禽飞鸣报客至,奇树璀璨知谁栽”两句,既描绘了梅花盛开的环境,又增添了神秘和浪漫的色彩,而“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两句,则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手法,将梅花比作高士和美人,突出了其高洁和美丽的品质,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是一首不可多得的咏梅佳作。
创作背景:
高启生活在元末明初的动荡时期,他一生追求高洁和独立的人格精神,梅花作为高洁和坚韧的象征,自然成为了高启诗歌中的重要题材,这首《咏梅九首(其一)》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而成的,高启通过描绘梅花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高洁和独立人格的向往和追求,这首诗也反映了高启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赞美,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