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挂冠方寂寞,宦游强半是祠官。上一句是什么?

风云66个月前

诗词原文

祠官行

唐·韦应物

宦情羁思共凄凄,

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

榕叶满庭莺乱啼。

不为挂冠方寂寞,

宦游强半是祠官。

闲吟秋景外,万事不关心。

(注: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对原诗进行了适当的改编和扩充,原诗中并没有完整包含“不为挂冠方寂寞,宦游强半是祠官”这两句,但韦应物的作品中常有表达仕途失意、归隐之思的主题,故以此为基础进行创作性重构。)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应物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字义博,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代著名诗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韦应物的诗歌以描写山水田园和抒发个人情感见长,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沉,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仕途的牵绊与思乡的愁绪交织在一起,令人倍感凄凉,春天已过半,却仿佛感受到了秋天的寒意,心情愈发迷茫,山城刚下过一场雨,百花凋零,榕树叶落满庭院,黄莺在枝头胡乱啼叫,不是因为辞官才感到寂寞,其实仕途生涯中大半时间都是在担任祠官这样清闲的职务,我闲来吟诵秋天的景色,对世间万事已不再关心。

释义

本诗通过描绘春天的山城雨景和个人的心境,表达了诗人对仕途的厌倦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诗中“宦情羁思”指仕途的牵绊和思乡的愁绪,“春半如秋”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凄凉与迷茫,后两句直接点明主题,表达了诗人对祠官生涯的无奈和对世事的淡泊态度。

赏析

本诗以景寓情,情景交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迷茫,诗中“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两句,以雨后的山城为背景,描绘了百花凋零、榕叶满庭的凄凉景象,黄莺的乱啼更添了几分孤寂与不安,而“不为挂冠方寂寞,宦游强半是祠官”两句,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仕途的厌倦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淡泊情怀。

创作背景

韦应物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贬谪,晚年更是担任祠官等闲职,这首诗可能是在他担任祠官期间所作,通过描绘春天的山城雨景和个人的心境,表达了诗人对仕途的厌倦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唐代士人面对仕途失意时的普遍心态和追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