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春夜闻蛙
唐·张籍
四邻蛙声已合合,两岸柳色争青青。
月出东墙花影散,风吹西径竹枝轻。
闲居向夜偏清美,幽梦逢春得几醒。
莫道闲人无一事,案头书卷正堪评。
作者及朝代
作者:张籍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张籍,字文昌,唐代著名诗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他出身贫寒,早年曾游历四方,后定居于洛阳,张籍的诗歌风格平易近人,语言自然流畅,多写日常生活和民间疾苦,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他的诗作在当时颇受白居易、韩愈等人的赞赏,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
译文
四周的蛙鸣声已经此起彼伏,两岸的柳树竞相展现出青翠欲滴的色泽,月亮从东墙升起,花影随之消散,微风吹拂过西边的小径,竹枝轻轻摇曳,在这宁静的夜晚,闲居的生活显得格外清新美好,梦中仿佛也迎来了春天的气息,让人几次从梦中醒来,不要说闲人无所事事,案头上的书卷正等着我去品评。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春夜中的宁静与生机,通过蛙声、柳色、月影、竹枝等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闲居生活的清幽与美好,也透露出诗人对知识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爱。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夜的景象,通过蛙声、柳色等自然元素,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富有生机的氛围,首联“四邻蛙声已合合,两岸柳色争青青”以蛙声和柳色为切入点,生动地展现了春夜的宁静与生机,颔联“月出东墙花影散,风吹西径竹枝轻”则进一步通过月影、花影、风声、竹枝等细节,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和动感,颈联“闲居向夜偏清美,幽梦逢春得几醒”表达了诗人对闲居生活的喜爱和对春天的向往,尾联“莫道闲人无一事,案头书卷正堪评”则点明了诗人的生活态度,即虽然闲居,但仍有书卷相伴,充实而有意义。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张籍闲居洛阳期间,当时,他或许正享受着一段宁静而闲适的生活,对周围的自然景象有着敏锐的感知和深刻的感悟,通过这首诗,他表达了对这种生活的喜爱和珍惜,同时也透露出对知识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爱,在唐代,许多文人墨客都追求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生活方式,张籍的这首诗正是对这种生活方式的生动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