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病愈即相寻,共听糟床滴春瓮。出自哪首诗?

生辉96个月前

诗词原文

病愈寻友

唐·白居易

一卧经秋未起身,今朝始得下堂尘。

从今病愈即相寻,共听糟床滴春瓮。

作者及朝代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以通俗易懂、贴近民生著称,对后世影响深远,白居易一生仕途坎坷,但始终保持着对人民生活的深切关怀,其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同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译文

我因病卧床整整一个秋天未曾起身,直到今天才终于能够走下厅堂,拂去身上的尘土,从现在开始,一旦病愈,我就要立刻去寻找你,与你一同聆听那酿酒槽边滴落春酒的悦耳声音。

释义

一卧经秋未起身:指诗人因病长期卧床不起。

今朝始得下堂尘:今天终于能够下床活动,走下厅堂。

从今病愈即相寻:一旦病愈,就立即去寻找朋友。

共听糟床滴春瓮:与朋友一起聆听酿酒槽边滴落春酒的悦耳声音,享受生活的美好。

赏析

这首诗以病愈后的喜悦心情为线索,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首句“一卧经秋未起身”写出了诗人因病长期卧床的痛苦,而“今朝始得下堂尘”则透露出病愈后的轻松与喜悦,后两句“从今病愈即相寻,共听糟床滴春瓮”更是将诗人的喜悦之情推向高潮,他迫不及待地想要与朋友相聚,共同享受生活的美好。

诗中“糟床滴春瓮”的描写,不仅富有生活气息,还寓意着生活的美好与希望,糟床是酿酒的工具,春瓮则是储存新酒的器具,滴落的酒声象征着生活的甜蜜与幸福,诗人通过这一细节描写,将病愈后的喜悦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白居易晚年时期,当时他因年老体弱而多次生病,在长期的病痛折磨下,诗人对生命和友情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一旦病愈,他迫不及待地想要与朋友相聚,共同分享生活的美好,这首诗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而成的,它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白居易晚年时期对生命和生活的深刻感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