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镜中自照
唐·李商隐
试临清镜枯颅茁,不待丹砂两颊红。
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中。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他生活在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仕途不顺,一生郁郁不得志,李商隐的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作往往含有较深的象征意义,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启迪。
译文
试着对着清澈的镜子照看自己那略显干枯却仍顽强生长的头颅(喻指年华老去但精神不灭),不需要涂抹丹砂,两颊依然能显现出自然的红润(喻指内心的充实与自信),头发半偏着,像是刚刚睡醒的样子,头上的花冠也来不及整理,就这样走下了厅堂。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述诗人自我对镜照看的情景,表达了诗人虽处晚年,但内心依然充满生机与自信,不因岁月的流逝而失去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诗中“枯颅茁”与“两颊红”的对比,展现了诗人生命力的顽强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画像,诗人通过对镜自照,不仅展现了外在的形象,更透露出内心的情感与态度,首句“试临清镜枯颅茁”,以“枯颅”与“茁”的对比,形象地表达了诗人虽年岁已高,但精神依然饱满,生命力顽强,次句“不待丹砂两颊红”,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充实与自信,无需外在的修饰,自然能显露出生命的活力与光彩,后两句则通过描绘诗人头发半偏、花冠不整的形象,展现了诗人随性自然、不拘小节的生活态度,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既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与尊重,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晚年时期,晚年的李商隐仕途不顺,生活困顿,但他并未因此消沉,反而以更加豁达的心态面对生活,这首诗正是他这种心态的写照,通过对镜自照,诗人不仅回顾了自己的过去,更展望了未来,表达了对生命的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首诗也反映了晚唐时期士人阶层的精神风貌,即在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中,依然保持着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