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野居书事
唐·韦应物
宦途至老无馀俸,贫悴还如筮仕初。
静想前欢如梦里,闲思往事似霞虚。
林园事少幽情在,门巷人稀胜事疏。
唯有夜来风雨声,愁人知听不堪闻。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应物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字义博,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代著名诗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太子右庶子、苏州刺史等职,韦应物的诗作以描写山水田园生活为主,风格清新淡雅,情感细腻深沉,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歌常流露出对仕途的厌倦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译文
为官到老却没有多余的俸禄,贫穷憔悴还像刚做官时一样,静静地回想以前的欢乐如同在梦中,悠闲地思考往事就像云霞般虚幻,园林中的事务很少,但我的幽情仍在,门巷里人烟稀少,美好的事情也变得稀少,只有夜里传来的风雨声,愁苦的人听了更加难以忍受。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仕途生涯的感慨和对贫困生活的无奈,首句“宦途至老无馀俸”直接点出诗人一生为官却清贫如洗的现状,次句“贫悴还如筮仕初”则通过对比,强调自己从做官之初到老年一直贫困潦倒,接下来的两句通过回忆往事,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最后两句以风雨声为引子,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愁苦心境。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和仕途的深刻反思,诗人通过对比自己年轻时的理想和老年时的现实,表达了对仕途的厌倦和对贫困生活的无奈,诗人也通过描写园林的幽静和门巷的冷清,表达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疏离感,最后两句以风雨声为引子,将诗人的愁苦心境推向高潮,使整首诗的情感更加深沉和动人。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韦应物在晚年时期创作的,反映了他对自己一生仕途生涯的总结和反思,韦应物虽然出身贵族世家,但一生仕途并不顺利,多次被贬谪和调任,在晚年时期,他逐渐对仕途失去了信心,开始向往自然生活,这首诗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诗人对仕途的厌倦和对贫困生活的无奈,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