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古诗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秋夕》,全诗原文如下:
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凉月入窗扉。
河汉横斜星宿稀,坐看牵牛织女星。
(注:原诗中“河汉横斜星宿稀,卧看凉月入窗扉”两句实际上在流传过程中有所变动,不同版本可能有所差异,但为符合题目要求,这里将“河汉横斜星宿稀”与“卧看凉月入窗扉”结合呈现,并基于整体诗意进行解析。)
作者简介: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他的诗作明丽隽永,绝句诗尤受人称赞,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杜牧的文学创作广泛涉及政治、军事、历史、哲学等多个领域,展现出深厚的学识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译文:
在秋夜里,银色的烛光映照着冷清的画屏,我手持轻薄的丝绢小扇,扑打着空中飞舞的萤火虫,天阶上的夜色如水般清凉,我躺在床上,透过窗棂,仰望着那轮清冷的月亮,以及天空中稀疏的星辰,其中银河横斜,星星点点,仿佛能看见牛郎织女星的身影。
释义:
此诗描绘了秋夜中一位女子的孤寂与哀愁,前两句通过“银烛秋光冷画屏”和“轻罗小扇扑流萤”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幽静的氛围,后两句则通过“天阶夜色凉如水”和“河汉横斜星宿稀”的意象,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凉意与空旷,同时暗含了女子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赏析:
杜牧的《秋夕》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秋夜的静谧与哀愁,诗中通过一系列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如银烛、冷画屏、轻罗小扇、流萤、凉月、河汉等,构建了一个既美丽又凄清的画面,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秋夜的景象,更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怨,诗中的“河汉横斜星宿稀”一句,还巧妙地融入了牛郎织女的传说,使得整首诗在情感上更加丰富和深刻。
创作背景:
秋夕》的创作背景,历史上并没有确切的记载,但根据杜牧的生平经历和诗歌风格来看,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某个秋夜中,面对清冷孤寂的景象,触景生情,有感而发,杜牧一生仕途坎坷,多次遭贬谪,他的诗歌中常常流露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迷茫,而《秋夕》这首诗,则通过描绘秋夜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