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饮云根一脉泉,知君骨相自应仙。下一句是什么?

梦梦76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居

宋·释文珦

日饮云根一脉泉,知君骨相自应仙。

身闲得似孤云外,心静宜如万籁前。

不向人间争宠辱,只将心事付沙鸥。

几回吟罢斜阳暮,月上松风径未眠。

作者简介

释文珦,南宋末至元初的僧人、诗人,字潜道,自号无文野人,俗姓何,于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他一生未仕,游迹广泛,晚年隐居山林,以诗酒自娱,释文珦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抒发隐逸之趣和人生感悟,在宋代诗坛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译文

每天饮用从云根流淌下来的一脉清泉,由此可知你的骨相本就超凡脱俗,应是仙人转世,你的身体闲适得如同孤云之外,心境宁静得仿佛置身于万籁俱寂之前,你不向人间争宠夺利,只将心事寄托给沙洲上的鸥鸟,多少次吟诵完毕已是斜阳西下,月光洒落在松风小径上,你却仍未入眠。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逸生活的闲适与宁静,以及超脱世俗的心境,首句“日饮云根一脉泉”通过饮用清泉这一细节,展现了诗人生活的清苦与高雅;次句“知君骨相自应仙”则是对诗人超凡脱俗气质的赞美,后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不问世事、心境宁静的生活状态。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诗人隐逸生活的美好与宁静,首联通过“日饮云根一脉泉”这一细节,生动地展现了诗人生活的清苦与高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与热爱,颔联“身闲得似孤云外,心静宜如万籁前”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闲适的心境与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颈联“不向人间争宠辱,只将心事付沙鸥”则表达了诗人不问世事、淡泊名利的情怀,尾联“几回吟罢斜阳暮,月上松风径未眠”则以景结情,将诗人的情感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释文珦在隐居山林期间所作,他一生未仕,游迹广泛,晚年隐居山林,以诗酒自娱,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自己隐逸生活的闲适与宁静,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的超脱,这首诗也反映了释文珦作为一位僧人、诗人的独特人生追求与价值观念,在南宋末至元初这个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下,释文珦选择隐居山林、远离尘嚣的生活方式,无疑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一种逃避与反抗,正是这种逃避与反抗,使得他的诗歌充满了清新自然的气息和超脱世俗的韵味。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