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酒肆行
唐·韦应物
落日明江树,延望倚阑干。
水宿惊风浦,云行过雨山。
旅情方浩荡,吏务自羁牵。
侍郎取榼不须笑,司业与钱还复酤。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世称韦江州、韦苏州,韦应物的诗歌以描写山水田园和抒发隐逸之思著称,风格清新淡远,自然流畅。
作者简介
韦应物是唐代中期的重要诗人之一,他的诗歌深受陶渊明、谢灵运等人的影响,追求自然、淡泊的意境,他的诗作既有对现实生活的深刻反映,也有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思想情感,韦应物在仕途上虽有所成就,但内心更倾向于隐逸生活,这种矛盾心理在他的诗歌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译文
落日余晖照亮了江边的树木,我倚着栏杆远眺,夜晚在水边住宿时,被风惊扰的浦口波涛汹涌;云雨过后,山峦显得更加青翠,旅途中的心情本是浩荡不羁的,但公务却像绳索一样束缚着我,侍郎你拿着酒榼(酒器)不要笑话我,司业(官职名)给了我钱,我还要再去买酒喝。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落日、江水、树木、风雨等自然景象,以及诗人内心的矛盾情感,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束缚的无奈。“侍郎取榼不须笑,司业与钱还复酤”两句,以幽默诙谐的口吻,展现了诗人在面对公务压力时,仍不忘寻求片刻欢愉的生活态度。
赏析
这首诗在写景与抒情之间巧妙转换,既展现了自然之美,又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前两句通过落日、江水、树木、风雨等意象,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后两句则以幽默的笔触,揭示了诗人面对现实束缚时的无奈与自嘲,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韦应物诗歌的艺术魅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韦应物担任某地刺史期间,作为一位身负官职的文人,韦应物在繁忙的公务之余,仍不忘追求内心的自由与宁静,这首诗正是他在一次旅途中的真实写照,既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透露了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抗争,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韦应物在面对仕途与隐逸之间的抉择时,内心的挣扎与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