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登楼
唐·韦庄
石笋街头日落时,铜壶阁上角声悲。
凭栏试望南朝事,惆怅前回未有诗。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诗人、词人,韦庄出身京兆韦氏东眷逍遥公房,早年屡试不第,后因黄巢之乱避乱江南,开始从事文学创作,乾宁元年(894年),再试及第,授校书郎,天祐四年(907年),朱全忠灭唐建梁,韦庄劝王建割据四川称帝,任前蜀宰相,蜀之开国制度多出其手,官至门下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译文
在石笋街头的日落时分,铜壶阁上传来了悲凉的号角声,我倚靠在栏杆上试图眺望南朝的往事,心中充满了惆怅,因为前次来此我还未曾写下诗篇。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石笋街头的黄昏时分,登上铜壶阁所见所感,石笋街和铜壶阁都是具体的地点,日落时的景象和角声的悲凉共同营造出一种历史沧桑和个人感慨交织的氛围,诗人凭栏远眺,试图追寻南朝的往事,但心中却充满了惆怅,因为前次来此他未曾留下诗篇,表达了他对历史变迁和个人经历的深刻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沧桑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感慨,首句“石笋街头日落时”点明了时间和地点,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凄凉的氛围,次句“铜壶阁上角声悲”则通过角声的悲凉,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氛围,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忧伤,后两句“凭栏试望南朝事,惆怅前回未有诗”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往事和个人经历的感慨,以及对未能及时留下诗篇的遗憾,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韦庄在游览石笋街和铜壶阁时所作,当时,韦庄身处晚唐至五代的动荡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历史沧桑巨变,在这样的背景下,韦庄登上铜壶阁,凭栏远眺南朝的往事,心中充满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他试图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对历史的认知,于是写下了这首《登楼》,这首诗不仅反映了韦庄个人的情感和思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历史背景和时代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