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归隐
宋·陆游
万里外应劳远梦,三年前已挂朝衣。
此生不复求闻达,老去从人笑落晖。
云卧稳便千顷竹,风清时送数声鸡。
山前处处鸣榔响,知是渔人夜未归。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万里之外的我应当还在梦中劳碌,而早在三年前我就已经辞去了官职,此生我不再追求名声显达,年老时任凭他人笑话我如夕阳般衰落,在云卧之处安稳地享受千顷竹林,清风时不时送来几声鸡鸣,山前到处传来渔人敲击船舷的声音,我知道那是渔人夜晚还未归来。
释义
首联“万里外应劳远梦,三年前已挂朝衣”表达了诗人远离官场、归隐田园的决心和早已辞官的过往,颔联“此生不复求闻达,老去从人笑落晖”进一步表明诗人不再追求名利,甘愿接受年老时的平凡与被人嘲笑,颈联“云卧稳便千顷竹,风清时送数声鸡”描绘了诗人归隐后的生活环境,清幽而宁静,尾联“山前处处鸣榔响,知是渔人夜未归”则以渔人的活动作为背景,增添了田园生活的气息。
赏析
这首诗是陆游归隐生活的真实写照,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对比“万里外”的劳碌与“三年前”的辞官,以及“不复求闻达”的淡泊心态,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追求心灵自由的高尚情操,诗人以“云卧稳便千顷竹,风清时送数声鸡”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了一种宁静、清幽的归隐氛围,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但多次遭受排挤和打击,晚年更是壮志难酬,心灰意冷,这首诗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失望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通过描绘归隐后的宁静生活和淡泊心态,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人生价值的重新认识和追求心灵自由的坚定信念,这首诗也反映了南宋时期士人阶层对现实政治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