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深水嶮近蛮獠,往往居民杂椎髻。下一句是什么?

小编66个月前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山深水嶮近蛮獠,往往居民杂椎髻”,我推断您可能是在寻找唐代诗人柳宗元的《柳州峒氓》一诗中的部分诗句,以下是我为您生成的诗词原文及相关解析:

诗词原文

柳州峒氓

唐·柳宗元

郡城南下接通津,异服殊音不可亲。

青箬裹盐归峒客,绿荷包饭趁虚人。

鹅毛御腊缝山罽,鸡骨占年拜水神。

山深水嶮近蛮獠,往往居民杂椎髻。

作者简介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汉族,祖籍河东郡(今山西省永济市运城古城村)人,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愚溪,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柳宗元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章的成就大于诗作,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被推为“游记之祖”,曾写过不少寓言故事,如《黔之驴》《永某氏之鼠》《临江之麋》等,柳宗元的诗,数量较多的是抒写个人抑郁的心情和离乡去国的悲痛,以及对自然景物的欣赏。

译文

郡城(柳州)的南面连接着渡口,这里的人们穿着奇异,语言难懂,难以亲近。

背着青箬竹叶包裹的盐巴的峒客(少数民族居民)归来,用绿荷叶包裹着米饭的村民趁着集市的日子前往。

他们用鹅毛缝制抵御寒冷的山罽(一种毛织品),用鸡骨占卜来年吉凶并祭拜水神。

这里山深路险,靠近蛮獠(对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的居住地,居民们往往梳着椎形的发髻。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柳州地区少数民族居民的生活习俗和自然环境,诗中通过描写他们的服饰、语言、饮食、居住以及信仰等方面,展现了他们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背景,也反映了诗人对当地居民的关注和同情。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柳州地区少数民族居民的生活场景,展现了他们独特的民族风情和自然环境,诗人通过对比和描绘,突出了当地居民与中原文化的差异,表达了对他们的关注和同情,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环境的赞美和对当地文化的尊重,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柳宗元在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因拥护王叔文的革新运动而遭贬为邵州刺史,后加贬永州司马,在永州期间,他深入了解了当地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和文化背景,并以此为题材创作了这首诗,通过这首诗,诗人表达了对当地居民的同情和关注,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自然环境和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文章下方广告位